top of page
搜尋

啟蒙以上,解放未滿 自主財務規劃幫助實現不向傳統妥協的新女力

已更新:2019年8月1日

文|林宛瑩 奧沃市場趨勢顧問公司 共同創辦人


「希望47歲時有一份值得驕傲和能說出口的工作,是你所愛的採訪與寫作;有一個支持你去危險地方的伴侶,在毫無顧忌往前衝時稍微拉住你,作為你穩定的力量。」(女,32歲,未婚——寫給15年後的自己)


2018年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聚焦台灣18-35歲年輕人,看世代價值觀的轉變在整體生活安排、職涯、消費三大面向,產生什麼效應。聊到15年後的生活想像,結婚、生子、找到穩定工作拚事業等傳統認為的必然不再絕對,有人開始用「伴侶」指稱未來共同生活夥伴、孩子出現前常加上「如果真的決定要的話」這類但書。



「人人定義的成功不同,你自己定義的成功是什麼?」

和全台52名年輕人聊過一輪,我們將發現的重要議題設計成「說說。生活」問卷,透過網路社群推動,搜集2006份有效問卷。其中一題,想知道世代間重視的價值觀差異何在,拐個彎問「人人定義的成功不同,你定義的成功是什麼?」以40歲為界,21-40歲的年輕世代僅有18%將美滿家庭放在成功定義第一位,41-60歲的世代則有35%,世代追求的顯著差異一覽無遺。


有趣的是,換個角度從性別分析另見端倪:女性生活自主感萌芽比起男性更強烈,美滿家庭的追求雖然仍是主流,但不同年齡女性的渴望程度有別,尤其40歲以下的年輕世代的女性不再把個人成功與家庭美滿與否緊緊相綁,主宰生活躍升成功定義第一位。


資料來源|說說生活問卷:人人定義的成功不同,你自己定義的成功是什麼?請選3項,並排序 (21-60歲女性,N=1216)



啟蒙以上:教育力與經濟力,台灣社會孕育出能向傳統說不的一代

隨台灣社會、經濟發展條件穩定,國民教育程度普遍上升、人口素質大幅提升。45-49歲男性和女性的高等教育(專科大學以上)水準幾乎齊頭,而20-44歲女性的高等教育程度甚至超越同年齡層男性。上世代在教育機會與程度上多處於弱勢的女性,在青壯世代不只能與男性齊頭,更出現超越的趨勢。


資料來源|內政部統計處107年 十五歲以上現住人口數按性別、年齡、婚姻狀況及教育程度分


此外,比較2008年到2018年女性勞動參與率,短短10年間25-49歲的女性勞動參與率上升14-23個百分點不等,越來越多女性不再因結婚生子從此走入家庭,有獨立經濟能力、需要兼顧家庭與職場的女性比例大幅提高。


傳統華人社會「男主外、女主內」的性別分工逐步模糊,與上個世代相比,性別間逐漸有了實踐平權的條件,過程中不僅悄然鬆動青壯世代對結婚成家、生育後代的必然性,已婚族群的家庭經營模式也出現改變,整體家庭結構轉換正連動改變消費者的生活型態。



解放未滿:「不妥協」從意識到行動,經濟能力不可缺

除了由環境面看人口條件的轉變,龍吟曾於2013年至2018年跟兩岸179名20-65歲不分性別的消費者,針對家庭事務責任、家庭資產傳承、個人生活規劃等面向進行訪談,其中個人生活規劃包含新熟齡(50-65歲)的退休養老規劃,以及千禧世代(18-35歲)的生涯發展規劃。


我們以自我意識與生活風險管理為分析主體,梳理179位受訪者的訪談語料,可清楚看見傳統家庭性別觀念轉變,早已在消費者的生活中落實。例如有意識的轉移家務責任、適度分攤甚至花錢外包給他人處理,或在生活中追求保有個人空間,除了居住空間外,暫離家庭、回歸職場也是許多女性的渴望,為求不失自我、保有一定的生活與關係品質。


「你叫我一天24小時都在家,跟小孩子綁在一起,我是很不舒服的。我很外向,還是喜歡到外面去工作。」(女,32歲,已婚有孩)


大批青壯世代的未婚女性,對人生規劃尚有選擇空間,在選擇之前有機會納入更多變項多做思量。但要跳脫傳統「做自己」其實不容易,從過往研究可見,要過有選擇權的生活,個體的自我意識萌芽只是第一步,個人經濟能力才是實踐基石,此外,生活中利害關係人可以提供的資源和支援,以及他們思維的開放程度都是成敗要素之一。


「三十歲時我離家出走一年,因為媽媽覺得我不負責任,不願意結婚生小孩害她被親戚笑。我問她嫁給爸爸有比較幸福快樂嗎?她說有也沒有。如果結婚沒比較快樂,我可以經濟獨立,為什麼一定要結婚?」(女,35歲,未婚)


理財服務創新視角:幫助女性打造從我出發的生活新平衡

性別權力結構轉變勢不可擋,2019智榮基金會的年度研究將從男女雙方視角出發,看轉變中的性別動態平衡如何作用於家庭經營、消費分配、財務規劃三大面向。


七月初,我們在網路上透過滾雪球的方式發放以性別婚姻觀、個人理財方式、數位金融使用經驗為主軸的過濾問卷,在12天內收到840份的有效填答中,已為此命題確立幾個重要訊息與思考:


經濟力的確是不妥協於傳統框架的重要籌碼

資料來源|新男力 新女力問卷:以下對婚姻中關係的描述,請問與你現狀的符合程度?(1分非常不符合-5分非常符合) (已婚女性樣本,N=412)


在婚姻關係的現況描述中,可發現個人月收入越高的已婚女性,雖伴隨著較高的經濟責任,不過在職場選擇、個人消費等面向上妥協程度比較低,再次印證保有自我意識從覺醒到落實,經濟條件仍為大前提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這樣的趨勢之下,不同性別在家庭消費、個人消費的分配與內涵會出現什麼轉變?


此外,過往研究中我們看見,女性追求財務獨立仍以「保有工作」為主要方式,面對未來生活風險,如何將現在的收入、財務基礎轉移成其他形式,作為未來風險發生時的後援,將是由財務規劃角度切入協助女性活出理想生活的重要課題。


20-50歲的青壯世代八成以上有理財,數位金融使用經驗普及

資料來源|新男力 新女力問卷 : 請問下列敘述,何者比較接近你近一年的日常理財行為? (20-50歲樣本,N=823);請問你的投資行為包含?(20-50歲有投資行為樣本,N=331)


在20-50歲的樣本中,完全沒有理財行為者僅佔不到10%,女性更只有7%,可以看見女性對財務打理是有想法和行動的。理財族中僅儲蓄與有投資者的比例不相上下,讓大批僅儲蓄的保守理財女性,走向積極投資的關鍵趨力與配套方案該如何,將是本次的研究重點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這823位20-50歲的填答者中,在這一年內有近94%使用網路銀行、近七成使用行動支付,可以預見這群有理財需求的青壯世代,目前對數位金融服務已經有一定的經驗值,可望成為數位理財服務最具潛力的首批受眾。


當實踐自我成為青壯世代的共同追求,財務能力又成為有選擇的前提與底氣,協助在不同婚生狀態下的個體,可以有力取得生活平衡,或許是由顧客需求而生的理財服務創新切入點。


「希望40歲的你能在本業有所成就,成為可以指導後進的前輩,維持自己的經濟能力,學習投資理財、提高被動收入,不要退休後變成下流老人,畢竟你是不婚主義者。」(屏東,女,25歲,公務員—給自己15年後的一封信)


在去年的訪談中,一位25歲的女性這麼提醒15年後的自己,自主財務規劃需求顯現無遺。



更多關於台灣的新男力、新女力趨勢的研究發現,未完待續,敬請期待。

ความคิดเห็น


bottom of page